"); //-->
STC89C51RC/RD+系列单片机使用简介
STC89C51RC/RD+系列单片机具有成本低、性能高的特点,支持ISP(在系统编程)及IAP(在应用编程)技术。使用ISP技术可不需要编程器,而直接在用户系统板上烧录用户程序,修改调试非常方便。利用IAP技术能将内部部分专用Flash当作EEPROM使用,实现停电后保存数据的功能,擦写次数为100000次以上,可省去外接EEPROM(如93C46、24C02等)。而且与传统8051单片机程序兼容,硬件无需改动。附表中为STC89系列单片机部分型号参数。
该系列单片机具有宽工作电压3.4V—6V,超强抗干扰(电源、复位电路都经过特殊处理,每个I/O口接有二极管箝位保护)、超低功耗(正常工作模式4mA—7mA,空闲模式2mA,掉电模式0.5uA)、无法解密(用户程序是用ISP/IAP机制写入,一边校验一边写,无读出命令)、降低EMI(电磁干扰),单片机在运行时自身会产生一些电磁干扰,而该系列单片机具有三大措施来降低EMI:
可禁止ALE引脚时钟信号输出(由用户程序中指令设定),而传统8051单片机在运行时ALE引脚使终以1/12时钟输出信号。
6时钟模式(在ISP烧录软件中设定)可使外部晶振或时钟频率降低一半,而传统8051单片机为12个时钟一机器周期。
单片机内部时钟振荡器增益降低一半(在ISP烧录软件将OSDN设为1/2gain),可有效降低单片机时钟高频部分对外界的干扰。
利用单片机的ISP功能通过与电脑串口连接,在电脑端运行ISP下载控制软件STC-ISP.EXE(可到www.mcu-memory.com网站下载)即可对芯片进行烧录。需要注意的是单片机要上电复位即冷启动才会运行其内部已固化的系统ISP程序与电脑端ISP下载控制软件通讯。另外由于是串口通讯,有读者会认为用户系统目标板上要用通讯标准晶振如11.0592M等与电脑端通讯。其实并非这样,用户系统目标板上的晶振频率选择并没有多大限制,只要不超过33M,理论上可选择任一频率的晶振。电脑端ISP下载控制软件会自动检测出用户系统目标板上所使用晶振的频率,并计算出合适的波特率,但不会超过用户在ISP下载控制软件中设定的最高波特率与之通信并开始烧录。
附图是STC89C51RC/RD+系列单片机ISP编程典型应用电路
由于该系列单片机EA管脚内部已上拉到VCC,所以用户程序如不在外部的存储器中可悬空不接,晶振旁的电容C1最好去掉不接利于起振,C1可能造成用户下载程序不成功。在编程方面,任何老的编译器/汇编器均可使用,如果使用KEILC51编译器,器件需选择标准的Intel8052,头文件包含标准的<reg52.h>,如果头文件中未声明新增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可用“sfr”及“sbit”在头文件中添加声明地址,如果是汇编程序则用“DATA”或“EQU”在程序中声明地址即可。 江西省 林慧勇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