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何谓微波通信
tvb2058 | 2008-07-15 09:55:06    阅读:2116   发布文章

Microwave Communication微波通信,许多人想到通信介质时,他们就联想到铜线或光缆。但微波通信并不需要固体介质,而且是美国广泛使用的“长途(long-haul)”传送方式。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例如:

  □卫星到地面。

  □城市两个建筑物之间。

  □很大的无法实际布设电缆的开阔区域,如沙漠、草地和湖泽等。

  微波传输系统有一些双向天线,它们以点到点方式聚集其他点发出的电磁波或无线电波能量。这些天线需要无障碍路径,最大范围可达30公里。天线通常安装在高塔上,以扩展它们的工作距离,并避免引起反射信号的障碍物。各地的无线电发射接收器通过天线发送信号。

  不象无线电广播那样从一个地点向许多地点发送信号,微波通信是一个点到点的通信系统。使用配备了信号放大器的中继站以扩展微波通信的范围。一个中继站有两个天线,分别用于指向远方不同方向的天线。传输频率为2到25千兆赫,比短距离的专用网具有更大的带宽。

  微波是和金属或光缆系统相应的。安装一个小微波系统是很简单的。例如,可以在两个建筑物的墙上分别安装一个天线,并将这两个天线指向相对,就建立了这两个建筑物之间的微波通信。由于绕过了本地信息交换公司,所以系统相当便宜。在校园环境,微波系统比铺设电缆更加实际。

  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因此是国家通信网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适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常用的微波频段及其代号。
我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L、S、C、X诸频段,K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其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

  一般说来,由于地球曲面的影响以及空间传输的损耗,每隔50公里左右,就需要设置中继站,将电波放大转发而延伸。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微波中继通信或称微波接力通信。长距离微波通信干线可以经过几十次中继而传至数千公里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质量。
  微波站的设备包括天线、收发信机、调制器、多路复用设备以及电源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等。为了把电波聚集起来成为波束,送至远方,一般都采用抛物面天线,其聚焦作用可大大增加传送距离。多个收发信机可以共同使用一个天线而互不干扰,我国现用微波系统在同一频段同一方向可以有六收六发同时工作,也可以八收八发同时工作以增加微波电路的总体容量。多路复用设备有模拟和数字之分。模拟微波系统每个收发信机可以工作于60路、960路、1800路或2700路通信,可用于不同容量等级的微波电路。数字微波系统应用数字复用设备以30路电话按时分复用原理组成一次群,进而可组成二次群120路、三次群480路、四次群1920路,并经过数字调制器调制于发射机上,在接收端经数字解调器还原成多路电话。最新的微波通信设备,其数字系列标准与光纤通信的同步数字系列(SDH)完全一致,称为SDH微波。这种新的微波设备在一条电路上八个束波可以同时传送三万多路数字电话电路(2.4Gbit/s)。 
微波通信由于其频带宽、容量大、可以用于各种电信业务的传送,如电话、电报、数据、传真以及彩色电视等均可通过微波电路传输。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使之不受高楼的阻隔而影响通信。

  近年来我国开发成功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其中心站采用全向天线向四周发射,在周围50公里以内,可以有多个点放置用户站,从用户站再分出多路电话分别接至各用户使用。其总体容量有100线、500线和1000线等不同容量的设备,每个用户站可以分配十几或数十个电话用户,在必要时还可通过中继站延伸至数百公里外的用户使用。这种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对于城市郊区、县城至农村村镇或沿海岛屿的用户、对分散的居民点也十分合用,较为经济。
  微波通信还有“对流层散射通信”、“流星余迹通信”等,是利用高层大气的不均匀性或流星的余迹对电波的散射作用而达到超过视距的通信,这些系统,在我国应用较少。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